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集团新闻

【全国生态日】中国节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来源: 时间:2025-08-15

乡村振兴战略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度融合,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乡村生态资源保值增值、实现乡村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中国节能致力于深入挖掘乡村地区蕴含的丰富生态资源价值,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乡村振兴新路径。通过遴选并深入研究一批在“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具有典型性、创新性和显著成效的实践案例,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在更广阔的乡村天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有效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充分彰显中国节能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的使命担当与示范引领作用。

案例一:践行“两山”理念,助力定点帮扶嵩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中国节能在定点帮扶河南洛阳嵩县工作中,立足嵩县所需、节能所有,以风电项目和碳汇资源开发项目为重要抓手,重点推进中节能嵩县九皋镇风电场100兆瓦项目、“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分布式风力发电项目、林业碳汇、水土保持碳汇项目及节能小镇民生项目等,助力嵩县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从“0”到“1”的突破。其中,中节能嵩县九皋镇风电场100兆瓦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提供超2.3亿千瓦时绿色电能,相当于节省标煤8.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1.5万吨,年销售收入超7000万元,直接带动实现地方就业150人以上;林业碳汇资源开发项目区涉及嵩县全县16个乡镇8万林农,预计每年可产生碳单位10万吨,生态价值转换经济价值1000万元,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收益,为嵩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节能嵩县九皋镇风电场100兆瓦项目
案例二:渔光农互补,共创生态经济双赢
 
中节能浙江长兴70兆瓦光伏智慧农业综合示范项目坐落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吕山乡雁陶村,占地面积达2000余亩。该项目是集光伏发电与智慧农业深度融合的创新示范项目,由50兆瓦渔光互补和20兆瓦农光互补两部分组成。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项目运用光伏设施一体化技术,将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农业、渔业生产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农业区域生态物质产品(能源)潜力,成功实现了传统农业生产的价值链重塑。项目预计年发电量为7609万千瓦时,每年可减少2.1万吨的标煤使用量,减少6.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在生态方面,项目建设、运行全周期产生生态价值22.9亿元;在社会层面,项目为乡镇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为推动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浙江长兴70兆瓦光伏智慧农业综合示范项目
案例三:系统修复驱动“生态+产业”协同发展
 
中节能嘉鱼县滨江生态提升示范工程位于湖北省嘉鱼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项目涵盖马鞍山采石场矿山生态环境修复、长江岸线生态环境修复、小湖综合整治、陆码河与马鞍河综合整治等五大子项目。通过系统规划与协同治理,沿江生态安全体系初步建立,城市发展格局逐渐清晰,“生态+”产业陆续落地,生态+文旅项目,如中国《诗经》文旅小镇、湖北阿洛亚矿山绿色转型发展综合利用试点示范项目;生态+科研项目,如嘉鱼县与武汉科技大学县校战略合作,推动了嘉鱼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通过生态修复,滨江工程周边地价在修复后较修复前提升了25%~30%,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嘉鱼模式”,更为全国同类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充分展现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和实践担当。
嘉鱼岸线整治及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系统工程
案例四:“生态修复+景观重塑”双轮驱动,守护水环境生态
 
中节能国祯安徽界首城区黑臭水体治理PPP项目,探索水环境价值提升新路径。该项目采用“设计—建设—融资—运营—移交”的创新模式,确立了“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疏浚活水、生态修复”的科学治理思路。项目覆盖7条河道,总长度达31.2公里,涵盖清淤、截污、生态修复、智慧管理等全链条工程。聚焦点源、面源、内源污染“三源同治”,从根本上改善水质,截至2023年,7条河道氨氮、溶解氧等指标全部达到“消除黑臭”标准。以“水生态修复+景观提升”为核心,构建多层次生态系统,种植沉水植物8000余平方米,建设生态浮岛4000平方米,提升水体自净能力。通过系统性、综合性的治理举措,重塑河道生态景观,全面提升城市生态承载力,为居民打造更加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推动城市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大步迈进。
安徽界首城区黑臭水体治理项目“水生态修复+多层次生态系统构建”
案例五:有机固废资源化与生态价值提升
 
中节能(临沂)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优势,规划建设“生态循环产业园”。产业园以“环保优先、资源共享、设施共建、物质循环、能量梯次利用”为建设理念,以生活垃圾处理为依托,实现其他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协同处置,处置范围覆盖临沂市五区六县、服务730余万老区群众,总投资25亿元。截至目前,已投入运营了生活垃圾焚烧项目(日处理规模达到1500吨)、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项目(日处理餐厨废弃物300吨、地沟油20吨)、动物无害化处理项目(日处理动物尸体90吨)、污泥无害化处理项目(日处理污泥400吨)、污水处理中心项目(日处理污水1200吨)等。
山东临沂固体废弃物生态循环产业园
案例六:镇景共荣、红绿辉映
 
中节能铁汉承建的井冈山茨坪镇污水管网改造提升及挹翠湖水系治理工程EPC项目,位于江西省井冈山市茨坪镇。该项目系统性地研判茨坪镇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协调城镇发展与美好生态环境、居民幸福生活与美好生态环境、镇区生活空间与旅游发展空间三大关系,通过挹翠湖水系治理以及污水管网改造提升,优化提供物质类、调节类、文化服务类等特色生态产品,以生态产品价值增值、生态空间特许经营、协同生态空间与周边产业布局等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项目通过对现状污水提升泵站改造等工程措施,实现“茨坪镇雨污分流全覆盖、排水管网正常使用50年、污水厂COD进水浓度提高到132mg/L以上”目标。目前,游客停留时长较项目实施前提升45%,项目区域年游客量已突破200万人次,真正实现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生态文旅产业新面貌,促进片区城镇高质量发展,让人民奔向美好生活。
井冈山茨坪镇污水管网改造提升及挹翠湖水系治理工程
案例七:践行两山理论,构建绿色生态产业链
 
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始终坚持“发展民族产业,造福人类健康”的企业宗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国内自然资源进行开发、整合及综合运用,在松花粉、淡竹叶、玛咖等生态资源方面形成了突出优势,开发了两百余种生态产品,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绿色生态产业链,探索形成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机制。截至2025年7月底,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77.29亿元,生态产业链作为经典的循环经济案例入选中国社科院MBA案例丛书、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国际扶贫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案例库。
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开发的产品
案例八:聚力打造“风电+生态旅游“”融合价值典范
 
中节能(五峰)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抢抓清洁能源发展机遇,聚力推动绿色风电项目落地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截至目前已在当地投资30多亿元,建成了北风垭96兆瓦、南岭100兆瓦、牛庄一期120兆瓦和二期22.5兆瓦等多个风电项目,项目每年可生产约7亿千瓦时的绿色电能,相当于节省标准煤约20多万吨,等值减排二氧化碳50多万吨,再造林木30多万立方米。风电修路,风车为旅游添景,带动当地的高山滑雪、生态民宿等旅游产业蓬勃兴起,已初步形成了“风电+生态旅游融合”的低碳经济发展新路径,为美丽乡村建设、“双碳”目标的实现、地方区域经济及长江经济带发展注入了绿色发展新动能。
湖北五峰北风垭风电项目+旅游度假
作       者:办公室
摄       影: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8-19 18:31:11